一雙人

 

 「娘娘,妳……」一絲嫣紅從貴妃嘴角輕輕低落,快意和憐憫,矛盾的情緒湧上心頭。

 皇后半彎著腰,嘴角上勾,表情卻冰冷如劍:「本宮以稟過皇上,貴妃過度思念先帝,欲隨先帝而去。吾兒素來寬厚,不忍拂了貴妃的心意。」

 她掙扎著,曾經嫵媚的眼如今睜得老大,血絲密布,花容月貌扭曲不堪。

 「本宮不願打擾貴妃,這裡先辭去了。」皇后輕福了福,將一塊玉珮擲在地上,一聲清脆像極了錚錚作響的琴。

 

 她是宰相與宰相夫人的掌上明珠,宰相只娶一妻,被冠上了懼內之名,但在情竇初開少女的眼裡,父母親是世間最美的一對璧人。

 年方十五,有些孩子氣,她的小丫環與她年紀相仿,兩人不似主僕,倒像是姐妹。

 那日她躲在大樹後,偷見著了小丫環與帳房先生的兒子相會,那帳房先生的兒子剛剛中了秀才,執著小丫環的手,她忘不了那雙神采飛揚的眼:「妹子,我定不負妳。」

 多少富貴子弟滿口都是讚美,只求美人青睞,卻不知人世間沒有詩句比這話更甜。

 

 太子文武雙全、她天真俏麗,那道賜婚旨意下來,滿京城的人都在讚天子聖明,郎才女貌,好一對佳偶。

 只有父親雖然扯著笑臉接受眾同僚的道喜,回到府中卻是寡寡無歡。

 一入宮門深似海,這女兒捧在手裡怕摔了、含在口裡怕化了,蜜糖似的可人。

 若非走投無路,摸著良心,誰家父母忍心將千金送進那摧殘人的刀山油鍋裡?

 

 如今只怪自己年少,抱著僥倖的心理坐上花轎、走進洞房,不求彩鳳雙飛翼,只求恩愛兩不疑。

 洞房花燭夜,夫君手握玉珮,承諾:「此生心底只有妳。」

 君無戲言,她心下感動,接過那片溫潤。

 兩年,他立了側妃,她忍著,身在天家,三妻四妾難免。

 夫君言而有信,鮮少到側妃住處走動,仍是聽著她撫琴、共賞庭上月。

 他登基為帝,三年後選秀,她穿著皇后服制,看著一群鶯鶯燕燕,只覺心寒。

 這時,他握住了她的手,她抬頭,看見他一抹儒雅的微笑。

 只願君心似我心,定不負相思意。

 

 橫空出世的一人,打亂了他的意,傷透了她的心。

 十日之內,連升九級,雲昭媛。

 而她,父親如今垂垂老矣,夫君金口,要父母回鄉養老,賜萬金。

 昭媛出身不高,皇帝不顧百官上諫,封了她父親做了個正三品的京官。

 看著昭媛和皇帝的親暱,她那日淚濕衣襟。

 只有撕心裂肺的痛,才能讓純真少女一夜蛻變。

 從前一日三照看的玉珮,被她收進錦盒。

 她命宮女將那把名為長相思的古琴收進庫房,說是日後得操勞後宮,沒空。

 

 每當皇帝試探的問起她的心思,她總是笑語盈盈,說是要皇帝雨露均霑,保住天下盛世。

 她肚皮爭氣,三年內生了兩子一女。

 抓緊這個福氣,從小要兄弟倆讀四書五經、練劍術拳腳,長子仁厚愛民,次子精明幹練,兄友弟恭,是她的依靠。

 女兒長得像自己,美貌非凡、天真爛漫卻又孝順懂事,是這後宮荒涼中的一朵清蓮。

 

 兒子被百官聯名上書,立為太子,皇帝尋不出什麼毛病,為保明君名譽,只得下詔將皇長子立為太子。

 等了這許多年,就為這一刻。

 皇帝在寢宮溘然長逝。

 

 願得一心人,白首不相離。

 不,她不恨天家男子多薄倖,只恨自己過癡情。

 下輩子,她要做個平凡的農家姑娘,要識得一個樸實的莊稼少年,沒有家財萬貫或是無上權勢,只有一生、一世、一雙人的承諾。

 願我如星君如月,夜夜流光相皎潔。

 

*辰楓碎念區

這篇不是三國,只是早先看了後宮甄環傳的一些感想,就忍不住先寫了。

每次看到以後宮為主題的故事,就會古人很混帳,男人可以三妻四妾,女人就得三從四德,這是什麼道理?那些男人到底有沒有同理心這種東西?

想和大家討論的就是古人的悲哀,尤其是富貴家的女子,雖然衣食無憂,但是得一生忍受和其他人共享丈夫,不能嫉妒、不能為此不爽。

一個正常人想擁有的愛情,對她們而言卻遙不可及,而且還不能有怨言,要不會被冠上無德的罪名。

而身為男子卻也一樣,願意和心上人舉案齊眉,卻因為妻子沒生兒子而被迫納妾,雖然可能佔少數,但我相信應該還是有。

自古帝王有不少癡情種,但是身為天子,就得「雨露均霑」,否則就把祖宗給忘了。

生在現代,實乃吾輩大幸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辰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